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8770
血清KL—6水平变化对儿童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4期
     重症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轻症组,咳嗽、喘憋、啰音、发热消失时间均显著长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KL-6水平与临床症状评分相关症状消失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KL-6水平与临床癥状评分、咳嗽、喘憋、啰音、发热消失时间成正相关(P<0.05)(表4)。

    3讨论

    重症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近年来重症肺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病毒性肺炎是指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向下蔓延至肺部引发的肺部炎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暴发或散发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干咳、全身酸痛、肺浸润等[6]。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病毒性肺炎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又寻找到多种血清学指标。有报道证实重症病毒性肺炎伴肺间质损伤时血清 KL-6水平出现了明显升高现象,这一变化被众多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所重视。国外有报道称[7],在病毒性肺炎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时,血清KL-6水平上升与高分辨肺CT显示的肺间质性炎症反应程度具有一致性,因此部分国家已将KL-6作为重症肺炎间质性病变判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8 字符